江海堌堆遗址旅游攻略-江海堌堆遗址必玩景点

爱旅游
江海堌堆遗址

江海堌堆遗址位于曹县青岗集乡,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汉。

2015年6月23日,江海堌堆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门大洲湾遗址入选“海丝”申遗遗产点名单

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江门市的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入选我国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荐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

方济各·沙勿略墓园位于江门市台山大象山,面临大海,1552年为纪念第一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的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而建,后经多次重修和扩大,目前保存的建筑建于1869年,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大洲湾遗址位于台山市上川岛大洲湾内,遗址范围从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南侧海岸开始,一直延伸到朱家庄村外海岸的北侧。大洲湾遗址是我国明代陶瓷外销东南亚及欧洲国家的贸易点和中转站,是中葡两国贸易史以及中西海上“陶瓷之路”的见证者,从考古学的视角为中葡早期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据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刘利元介绍,上川岛早在宋代以前就是沿海航线和深海航线的汇接点,是西方宗教文化进入中国大门的第一站。大洲湾遗址是现存海上航行线路遗产中,陆地贸易遗址中的唯一一处。江门市自2014年启动“海丝”申遗工作以来,制定并实施了完整细致的申遗推进方案。(陈建平 戴 波)

揭秘曹县堌堆遗址

地处黄河下游的曹县,古有黄河、济水在此地流经,这一地域之所以形成一个个高大的堌堆,除与当时多沼泽、土岗古地貌有关外,也与当时汛期泽水横溢、黄河主流多次在这一地区泛滥有关。

安陵堌堆遗址

梁堌堆(据历史记载,此地为古景山遗存,商王成汤与诸侯会盟伐纣之地)

据文献记载,济水河道在这一带经常为黄河所夺。正如明代顾一柔《山居赘论》说:“大河之流……自孟津向东,由北道以趋于海,则澶、滑其必出之道;由南道以趋于海,则曹、单其必经之地。……要以北不出漳、卫,南不出长、淮,中间数千里,皆其纵横糜烂之区矣。”在一次次与汛期泽溢、黄河改道等洪水灾害搏斗中,先民逐步积累了将居住面增高可以避免洪水侵袭的浅显道理。千百年来,逐次增高,渐渐形成了这些高达数米、形若山丘的“堌堆遗址”,也就是曹县本地俗称的“堌堆”。

郜堌堆遗址

郗固堆遗址

燕陵堌堆遗址

每一个堌堆都是一个历经劫难、从远古走来的村落,越是高大的堌堆,就越是多人聚居的繁盛之地,甚至是城邑所在地。墓葬和庙宇的高频发现足以印证。“堌堆”代表了这里生动的历史年轮,它的遗存,揭示了这片土地先民生存的艰辛与勤劳、智慧与勇气。

青山堌堆遗址

序号

名称

年代

类别

1

安陵堌堆遗址

龙山、商、周

古遗址

2

梁堌堆遗址

龙山、商、周

古遗址

3

郗堌堆遗址

大汶口、龙山、商、周、汉

古遗址

4

郜堌堆遗址

龙山、商、周

古遗址

5

莘冢集遗址

大汶口、龙山、商、周

古遗址

7

燕陵堌堆遗址

龙山、商、周、汉

古遗址

8

普连集遗址

龙山、商、周

古遗址

9

春墓岗遗址

周、汉

古遗址

10

莱茱寺遗址

周、汉

古遗址

11

青山堌堆遗址

战国至汉

古遗址

15

常岗庙遗址

龙山、商、周、汉

古遗址

16

牛店遗址

龙山、商、周、汉

古遗址

17

高集遗址

古遗址

18

大石楼遗址

古遗址

供稿:曹县文化和旅游局

菏泽:探秘梁堌堆遗址!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曹县梁堌堆遗址成功入选。

在远古时代,菏泽地区地势低洼,湖泽遍布,先民们为了避免洪水灾害侵袭,筑造居住高台,形成堌堆。据统计,菏泽历史上堌堆遗址近500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就达100多处。在咱们曹县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原野上,就分布着15处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的堌堆。其中现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当属梁堌堆遗址。

历史文献中记载,梁堌堆遗址是《左传》中的楚丘,《水经注》中的景山。自此以后,皆以景山称此遗址。

景山,又名楚丘、桑台、邳(丕)山。是楚人早期的居住地,商汤都亳后,楚人南迁,但仍把楚丘当作宗庙之地。秦时在此设武城县,项羽为西楚霸王时,改称楚丘县。刘邦伐英布后过此,因感天下底定,乃改楚丘县为成武县。东汉后县城北迁,山称楚丘亭、楚丘。隋代,楚丘因属己氏县(县治在楚丘南15公里),乃改己氏县为楚丘县。景山因处于桑林之中,舜帝时又称桑台,夏禹与涂山氏女在此成婚,《楚辞·天问》有:“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的记载。

景山,在商时是象征兴盛的著名大山,《国语·周语》有“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的记载,商汤之都亳,因有景山而名景亳,商汤灭夏前,曾在景山会盟诸侯,作《汤誓》,历数夏桀之罪,史称“景亳之盟”。商汤在此称“吾甚武”,景山东北侧称武城,即源于此。

相传,商汤灭夏后,天大旱,汤王穿素衣骑白马,“剪发断手”,亲自登上景山桑林,把自己当作牺牲,自责不足,祈天求雨,言未毕,大雨降下,旱情解除。明初,赵氏等十三姓陆续迁此定居。后来有梁姓者在遗址之南兴会起集,人聚成村,名景阳村,又名“梁景山”,清以后称“梁堌堆”。

梁堌堆遗址位于曹县侯集镇,西距曹县约17公里,东北距成武县15公里,遗址东南部被原供销社门市部占压,东紧靠南北向大路。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唐、宋、元、明、清的文化遗存。遗址东西长162米,南北144米,面积23328平方米。遗址原有堌堆范围南北92米,东西124米,平面呈东南—西北略长的椭圆形,现存堌堆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高约5米,上植有柏树及其他树木数百株。

1976年春,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曾在遗址的西侧试掘,开了一个25平方米的探方,出土了大量的各时期陶器残片。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堌堆遗址东北部断崖剖面

▲梁堌堆遗址出土物--陶鼎

▲梁堌堆遗址出土物--陶马

2014年5月至6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其进行考古勘探,从其西壁断面可以看出,该遗址包含龙山、岳石、商周、汉以及唐宋以后的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是一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村落聚址。出土的文物残片无不反映出该遗址从距今4300年前后的龙山文化时期,直到唐代的数千年间,从未停止过人类活动的痕迹。从历史学角度知道,此遗址从尧、舜、禹时代,历夏、商、两周,都曾是人类生活的聚落,汉代以后为墓葬之所,唐以后为寺庙之地。

▲梁堌堆遗址展览亭

▲梁堌堆遗址展览亭大厅

▲梁堌堆遗址布展陶片

梁堌堆遗址文化堆积深度距现地表深约7.5米,可分为几个大的时期。至新石器时代的龙山到岳石文化,为一个较大的时期,该时期应为古代聚落遗址;此后商周至东周时期,此期古代聚落遗存,并不排除有夯土基址存在;两汉时期该堌堆主要性质演变成一个较密集的墓葬区;唐-宋元、明清时期堌堆上基本成为了庙宇祭祀区,居住区下移至堌堆周边地区。这几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遗址的性质略有不同。

为更好展示梁堌堆遗址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为社会各界更深入了解文物遗址,曹县文化和旅游局对“梁堌堆遗址展览亭”进行重新装修布展,全面展出遗址文化。“梁堌堆遗址展览亭”为两层建筑结构,采用展板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并设计出了陶片墙,主要展示梁堌堆遗址简介、历史沿革、遗址文物等。

来源:曹县文化和旅游局

精彩内容